1950年10月,时任华南分局的来广西辅导剿匪,广西省委组织他住在南宁河堤路的“亚细亚”洋楼。这是一幢殖民地风格的外廊洋式修建,共两层楼,主楼梯设在修建外部,直通二楼的敞开式外廊;20余根方形廊柱顶着一个大斜坡房顶,屋脊上对称竖着四根烟囱,正中立一匾额,上塑“亚细亚”三个大字;楼外还有个砖墙围合的小宅院,院内有花园。挑选这儿作为的暂时居所,是广西省委副书记陈漫远亲身指示的,一则条件舒适、环境清幽,二则间隔广西军区大院(民国广西省政府原址,解放前夕用作南宁师范学院校舍,解放后划为军区)和省委书记张云逸寓居的桃源路一号(民国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第宅原址)都不远,便当作业来往。
这幢“亚细亚”洋楼大有来头,它原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Asiatic Petroleum Company)设在南宁的办事处。该公司为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是壳牌石油独占亚洲自卖自夸的出售组织。早在1890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建立,不久托付英国壳牌运送和交易有限公司运销石油;1903年,这两家公司兼并组成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后来英商股份逐步添加,把握了公司的领导权。壳牌公司的首要石油产区在委内瑞拉和东印度群岛,总公司设于伦敦,分公司遍及五大洲,为其时仅次于美孚石油公司的全球第二大石油独占组织。壳牌石油于1890年进入我国,1907年建立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1908年又分设华南和华北两个公司。华南公司设于香港,运营规划为华南各省、港澳及部分东南亚区域;华北公司设于上海,运营规划为长江流域及以北各省和朝鲜、蒙古。
1921年,亚细亚华南公司在南宁设立了支公司,隶属于梧州分公司,司理由英国人充任,如甘美露(Gammel)等,下设一名华籍职工,是在香港雇请的懂得英文的我国人,如黄泰安、韩清相等,首要作业是充任司理的翻译。亚细亚看中了南宁海关商埠的便当方位,在码头沿岸的商埠局旁建起了那幢标志性的“亚细亚”洋楼,用作南宁支公司办事处和司理住所,连同宅院占地十多亩,屋前屋后植有花卉树木、铺有草坪,适当高雅。这幢洋楼南邻海关商埠局,北邻美孚石油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的办事处,再往北是海关税务司官邸,五座各具风格的敞廊式修建一字排开,刻画了洋关码头的江岸景象,并与1934年在商埠之南竣工的广西省政府合署作业区一道构成民国南宁最大一片西式修建群。
△1920年左右的南宁海关商埠,相片由海关税务司贺智兰拍照,并详加标示。近处可见没有竣工的纽约规范石油公司(即美孚石油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办事处,远处税务司官邸院内升着民国的五色旗,更远处可见以马内利医药传道会开设的医院。
△1921年南宁海关商埠修建群,由南向北依次是海关商埠局、亚细亚火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英美烟草公司。近处的英美烟草公司没有修建竣工。
亚细亚选用总公司-分公司-支公司-署理处-分销处逐级包销的准则,初到南宁便活跃物色本地署理商,他们先后找到了德邻路(今解放路)的万利酱园、德兴行和民生路的马同茂。其间,尤以马同茂署理时刻最久、事务最广,这家商号原先仅仅一家运营的中小杂货店,因代销火油慢慢地发展为民国南宁规划较大的私家商号,其在民生路西段的店肆(今民生路110号向阳商场处)将西墙悉数批塑壳牌符号,以作广告。亚细亚公司还于邕江南岸西园周围的河滩上以镀锌铁皮为首要资料修建了一座大油库(今华润西园悦府内),房顶漆写“亚细亚”巨型招牌,雇管仓一人,专司收发调拨货品之职。
亚细亚进入南宁之初,恰逢旧桂系实力分裂的动乱期。新桂系主政后,为充分财务,向外商征收火油税,亚细亚虽提出交涉,终因不愿抛弃广西自卖自夸而赞同交纳。1930年代,跟着广西公路逐步拓荒,轿车需用汽油日增,亚细亚除推销火油外,又很多推销汽油。每逢军部、公路局等单位大宗收购汽油时,亚细亚便鼓动署理商四处接头,一定生意做成,不吝多付佣钱。特别是对军部的订单,因军用汽油进口免税、获利更丰,誓要争抢到手。
抗战前夕,亚细亚的外籍司理撤离,将洋楼修建托付华籍职工寓居照料。抗战期间,南宁两次沦亡,自卖自夸变化极大。抗战成功后的1946年,广西银行出资开设“基建行”,独占进出口交易。亚细亚的署理权遂被“基建行”获得,本来的署理商纷繁毕业,马同茂署理店也于此刻封闭,店东马础宝转行运营“天宝堂”药店,一向保持到解放初。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亚细亚设在邕江彼岸的油库被军管会接纳,库内早已空空如也。9日,广西军区建立,进驻河堤路省政府原址,附近的“亚细亚”洋楼也被接收,后来伴随整个商埠同时划入军区的规划。
时刻回到文章的最初。1950年10月,广西省委作业厅秘书处担任省委书记张云逸衣、食、住、行的管理员孙致敏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华南分局立刻要到南宁,住在河堤路的“亚细亚”,省委派遣他照料的饮食起居。多年后,孙致敏提起这段往事仍然记忆犹新:
“叶帅到南宁那天,我忙得连晚饭都没顾上吃,首要是整理‘亚西亚’的房子和宅院。下午陈漫远来观察,发现叶帅作业桌旁放的是一把木椅子,便对我说:‘常常坐在桌前写文章,要一把软椅子。’所以我当即换了一把藤椅。当晚8点多钟,叶帅由广州搭船到了南宁,省派遣车将他接到‘亚西亚’住下。我跟从张老(即张云逸)在会客室迎候他。张老叫我帮叶帅把外衣脱下来,打好热水,给叶帅洗脸。叶帅日子简朴,作业勤奋。他的膳食是实报实销的,可他不多要菜,每餐都是两菜一汤或一菜一汤,早餐常吃米粉,膳食费开支很少。我住在叶帅近邻,深夜12时起来,还看见他在写文章、看文件。叶帅待人和颜悦色。有一天,我陪叶帅从‘亚西亚’走到张老的住处。咱们边走边谈。走近邕江河堤时,我说:‘这条河堤太矮了,下大雨,河水一涨,大街就被淹了。’叶帅说:‘等形势稳定下来,政府有钱构筑新堤,涨洪流就不必怕了。’”
△1950年,(左二)与张云逸(左一)、莫文骅(右一)在南宁镇宁炮台上观察
△1950年,(右一)与张云逸(左一)、莫文骅(中)观察南宁牲畜养殖场
在“亚细亚”洋楼一连住了三个月,直到1951年元旦往后才回广州。说起来,这并非是第一次来到南宁,早在1921年10月,就曾作为随员伴随十分大总统孙中山出巡南宁。那一次,他们搭船在洋关码头登岸,岸边的“亚细亚”洋楼才刚竣工不久。或许未及多看一眼,就仓促护卫孙大总统入城去见占有南宁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了。跌倒孙中山竭力拯救,陈炯明却不愿对北伐大计做理解表态,致使一行人无功折返,在南宁只逗留了短短数日。解放后,也曾多次来到南宁,但1950年末这次无疑是驻留时刻最长的一次。
△1921年10月26日孙中山在南宁府前街广西省议会议事厅(今悦荟广场南面)发表演说后与各界代表合影。前排左六起:韦绍皋、梁烈亚、盘珠祁、陈炯明、孙中山、马君武、胡汉民、邓家彦、杨愿公。人群中或有,但相片含糊已难以辨认了。
“亚细亚”洋楼与其他商埠修建在这以后的年月中被撤除殆尽,南宁从前的洋关面貌被前史深埋。所幸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邕宁县城市图》上明晰地标示了“亚细亚”的方位,将其与现时卫星地图比对,能确认“亚细亚”洋楼的原址就在广西军区大院内运动场北侧接近院墙一带,周围几幢住所楼间还残存着当年的一个小湖。院墙之外的江北大路早已不是曩昔一遇涨水就被浸淹的河堤路了,现在宽广的大堤高高矗立,堤下的邕江轻轻泛波。一百年,多少旧貌换了新颜。
△“亚细亚”洋楼方位示意图(左:1947年南宁地图;右:现时南宁卫星地图)
[1] 南宁海关商埠老相片来源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所藏南宁海关税务司贺智兰拍照于1913年11月1日至1921年4月30日的旧照。
[2] 1950年在南宁的相片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所编《张云逸在广西》画传。